英國將於19日與歐盟達成自脫歐以來最重大的關係調整。圖為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左)和英國首相施凱爾在5月16日於阿爾巴尼亞互相問候。 (美聯社)
英國與歐盟19日將在倫敦舉行英國脫歐後的首次峰會,英國首相施凱爾將推動自脫歐以來最重大的雙邊關係調整,尋求英國與歐盟在貿易與國防上展開更緊密合作,以促進經濟成長並強化歐洲的安全。
路透社報導,支持英國留歐的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將在倫敦舉行的高峰會上,達成與歐盟建立更緊密合作關係的協議。施凱爾認為,只要能為英國民眾帶來實質利益,就能壓過「背叛脫歐」等批評聲浪,例如來自改革黨(Reform UK)黨魁法拉吉(Nigel Farage)的指控。
這次關係重設的背景,是美國總統川普顛覆了戰後的全球秩序,加上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這2大事件迫使各國政府重新思考貿易、國防與安全方面的合作關係。施凱爾將主張,自從英國於2020年脫離歐盟以來,世界局勢已發生變化,而此次關係重設的核心將是一項國防與安全協議,有望為英國國防企業開啟參與歐洲1500億歐元重整軍備計畫的大門。
3位知情人士透露,在施凱爾與歐盟執行委員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及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主席柯斯塔(Antonio Costa)於19日會面前,雙方在重設協議的談判中,已取得突破性進展。歐盟大使們正在布魯塞爾召開會議,批准這項協議。
在這次會談中,英國爭取讓英國旅客在歐盟機場能更快速通關,享有更便捷的電子閘道(e-gates)服務,預料將深受歡迎;同時爭取大幅減少英國與歐盟之間繁瑣的邊境檢查與文書程序,因為這些問題拖慢了雙邊食品與農產品出口,不過,此舉將讓英國勢必得接受歐盟的監管標準,而施凱爾可能會主張,為了降低食品價格、促進疲弱的經濟成長,這樣做是值得的。
作為交換,英國預計將同意一項有限度的青年流動計畫,並可能重新參與「伊拉斯莫斯+」(Erasmus+)學生交換計畫。法國方面則希望就漁權問題達成一項長期協議,這是脫歐過程中最具爭議的議題之一。
英國自2016年舉行公投決定脫離歐盟,然而,民調顯示,多數英國人現在後悔當初支持脫歐,但他們並不希望重新加入歐盟。施凱爾承諾不會讓英國重新加入歐盟單一市場或關稅同盟,雖然這使經濟利益的潛力受到限制,但他轉而試圖在某些領域爭取更好的市場准入條件,這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因為歐盟反對所謂「挑三揀四」(cherry picking)地享受歐盟好處,卻不承擔成員國應有的義務。
一位曾為倫敦與布魯塞爾雙方政治人物提供建議的貿易專家指出,英國政府應該「打破禁忌」,接受部分歐盟規則,尤其是若這麼做能幫助農民與小企業,那就是明智之舉。貿易專家也指出,這次協議強調國防合作,使英國在談判中看起來更具互惠性,並表示在當前動盪不安的世界中,改善與歐盟的關係是合情合理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