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丁19日在索契的1間音樂學校裡,與川普通電話。(美聯社)
「衝突的根源」(the root causes of the conflict)這幾個詞,出自1位據稱正邁向和平之路的領導人之口,讓人格外震驚。不過,這正是俄羅斯總統普丁對「和平」所抱持的核心立場——想要和平,就得解決「根源」,也就是那個虛假的敘事:北約擴張得太快了,才導致俄烏戰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分析,最近,國際間的壓力不斷升高,要求俄羅斯和烏克蘭立即無條件停火30天。對此,普丁(Vladimir Putin)卻毫不在意,選在度假勝地索契( Sochi)索契海岸的1所音樂學校裡,接下來自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的重要電話,態度冷靜。普丁回到了起點,也就是俄羅斯一直堅持的錯誤觀點,將這場戰爭合理化為對「北約威脅」的回應。
而在幾個小時前,另1句話也許在普丁耳邊迴響。這句話來自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這不是我們的戰爭。」
范斯再度扮演了歐洲安全惡耗的預兆者,再次拋出這項非正式、卻極具殺傷力的「威脅」:除非俄羅斯展現出想要和平的跡象(雖然俄方明顯不想),美國可能退出這場戰爭,不再提供外交支持或對烏克蘭的軍援。然而,這可能是俄羅斯夢寐以求的結果,而為了達到這點,普丁幾乎什麼都不必做,只要殘酷地繼續作戰即可。
Vance: “We should be able to move beyond the mistakes that have been made in the past…If Russia is not willing to do that, then we’re eventually just going to say, ‘This is not our war. It’s Joe Biden’s war, it’s Vladimir Putin’s war. It’s not our war.’" pic.twitter.com/mIgbkjgitr
— The Bulwark (@BulwarkOnline) May 19, 2025
在與普丁通完電話後,川普的態度就像是抽身事外的人。就在5天前,他還急於扮演熱情的居中調停者,試圖安排普丁和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土耳其會面。
不過,在19日的通話後,川普只說了:「烏克蘭和俄羅斯必須直接談判,因為只有他們能談。」他還提出由梵蒂岡作為會談地點,稱美國並未完全退出,但他們現在說話的語氣,彷彿希望「別人」來主導這件事。
過去10天,這些發展清楚地提醒全世界:普丁根本不需要美國總統,更不在乎他的認可。這點的邏輯非常簡單。
持續3年的俄烏戰爭期間,俄羅斯國營媒體持續向國內宣傳:他們不只是與烏克蘭開戰,更是在與整個北約對抗,「包括美國」。
川普上台,為克里姆林宮打開了1扇外交機會的窗口,或許能藉此換取某些制裁鬆綁,但這不會改變俄羅斯的基本盤算:這是1場「生存之戰」,終極目標是恢復俄羅斯在周邊地區的霸權。這場戰爭給俄羅斯人民帶來極其慘痛的傷亡,如果最後結果只是「中等甚至糟糕」,將會大幅削弱普丁政權的穩定。這不是1場他可以輸的戰爭。
此時此刻,美國對俄羅斯能施加的壓力,肉眼可見得少。是的,美國可以加碼制裁,比如川普上周提到的「次級制裁」,針對給俄羅斯提供資金的中國及印度買家開刀。但是,這會導致與世界其他大國再次爆發貿易衝突,華府才剛剛花了許多力氣,修補與他們的關係。反之,美國若放寬制裁來換取俄方讓步,又會惹怒歐洲盟友,且若無歐洲的實際支持,這項策略也難以奏效。
如果川普想進一步加碼懲罰俄羅斯,他就得做得比前任總統拜登還狠,這與「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地緣政治策略完全背道而馳。那樣只會讓美國更深地陷入1場沒有「明確終點的戰爭」:除非其中1方倒下,或是出現重大領導層變動。
Putin speaks after the phone call with Trump.
— Clandestine (@WarClandestine) May 19, 2025
He confirms it lasted over two hours, and described it as “very informative, very frank” and “very useful”.
It sounds like the call went well, and both sides are interested in a peaceful solution!
pic.twitter.com/VYBcsSL2Lm
2025年的烏克蘭局勢,讓人感到沉重。歐洲的政策核心仍是目前唯一可行的選擇:唯有讓莫斯科看到「永遠團結的北約」,它才可能修正自己的戰爭目標。只要俄羅斯的經濟、儲備財富、人力或軍事資源出現任何崩潰,這部戰爭機器就可能停擺。這條路雖然艱困,卻是歐洲所剩不多的選擇。至於烏克蘭,它根本沒有選擇。
不過,川普覺得他有選擇。他以商人思維看待這場衝突,不願長期投入1場與敵人糾纏不清的戰爭,最理想的結果也只是讓歐洲重回戰前的和平。川普在這裡看不到交易價值。普丁不是來買東西的,他是來奪取和占領的。
川普手上能賣的,只有「美國對傳統盟友的支持」。而普丁根本不買單,他們不可能雙贏,也不可能同時保住各自的地位。
CNN分析,幾十年來,美國的領導地位建立在遠大理想之上,不是靠談成1筆筆小交易。對盟友的善意、強大的軟實力和軍事霸權,造就了全球最大經濟體與難以撼動的貨幣體系——這才是1筆真正偉大的交易。
然而,川普對美國角色的想像更小。或許此刻,川普終於明白:普丁其實根本不在乎他的認可或友誼,也因此,他選擇退後1步。
如果這是真的,那麼這不只是川普退了,美國也正在退:退下全球主導地位的舞台,承認自身專注及力量的極限,並將二戰以來最重要的和平談判機會,丟給了梵蒂岡。
🚨JUST ANNOUNCED: President Trump: "Russia and Ukraine will immediately start negotiations toward a Ceasefire and, more importantly, an END to the War.
— AJ Huber (@Huberton) May 19, 2025
The Pope of the Vatican will host the talks.
Putin says Trump-Putin 2 hours phone call was “very informative & very frank.” pic.twitter.com/5BiSNghy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