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片】「一場颱風」就能不戰奪台? 中國軍刊曝全島癱瘓戰術

劉孜芹 2025年05月27日 12:38:00
中國軍事雜誌分析,解放軍最佳的攻台時機是「颱風登陸前」的工作日下午。(美聯社)

中國軍事雜誌分析,解放軍最佳的攻台時機是「颱風登陸前」的工作日下午。(美聯社)

中國軍事雜誌近日分析,如果解放軍攻擊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像是電力、通訊及供水系統,可能引發全面性系統崩潰,讓台灣瞬間陷入癱瘓,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另外,中國發動攻擊的最佳攻擊時機是在夏季工作日下午,「颱風警報發布到颱風登陸」這段空檔,利用天災疊加打擊,最大化破壞力。

 

南華早報報導,根據中國軍事雜誌《艦船知識》5月號的1篇文章,北京可以透過摧毀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來癱瘓全島,如同「蝴蝶效應」般放大台灣的脆弱性。

 

文中詳列30個到40個「超級關鍵」目標,聲稱如果在「最佳時機」發動攻擊,可能引發台灣基礎設施系統的「連鎖崩潰」,包括液化天然氣(LNG)設施。在4月的「海峽雷霆-2025A」環台軍演中,解放軍曾模擬對台灣最大的LNG系統終端,進行遠程精確飛彈打擊。

 

 

「都市癱瘓戰」可迅速摧毀台獨

 

這篇文章指出,系統性癱瘓可迅速摧毀台獨勢力的抵抗意志,替「不戰而屈人之兵」創造有利條件,成為1種低成本、高效率解決台灣問題的軍事選項。作者認為,這類攻擊可能導致台灣好幾天的電力及供水中斷、交通停擺、通訊及網路癱瘓、醫療服務延遲和糧食短缺。

 

文中引用《孫子兵法》指出,這種「都市癱瘓戰」戰法以最小的軍事代價,來換取最大的戰果,正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理想狀態。

 

 

癱瘓北台灣只要攻擊3座變電所

 

台灣是高度依賴能源及物資進口的島嶼,還經常遭地震和颱風等天然災害侵襲,這篇文章也認為,這讓台灣成為這類戰術的理想目標。台灣的電網、水資源、交通、通訊、醫療等基礎設施構成了複雜、且高度互聯的網路,正是這種高度發展、且緊密相連的特性,讓台灣的基礎設施極為脆弱。

 

作者進一步說,台灣98%的能源依賴進口,電力系統有78%來自火力發電,11%來自核能。這讓電力成為台灣整個基礎設施網路的核心,但也是致命弱點。

 

台灣的關鍵基礎設施包括15個電力設施、10個通信基地台,其餘則為交通及供水系統,其中60%集中在北部地區,讓戰略打擊變得更具可行性。文中聲稱,只要同時攻擊3座主要變電所,就有99.7%的機率導致北台灣全面停電。如果攻擊時間掌握得當,其他基礎設施系統癱瘓的速度還可加快40%。

 

 

「颱風登陸前」是最佳攻擊時機

 

至於最佳的攻擊時機,可根據季節和每日日常因素推算,包括「颱風來襲前」或社會事件像是選舉期間。作者認為,理想時間是「夏季工作日下午」,而且在「颱風警報發布至風暴登陸之間」。

 

潛在的攻擊手段則包括精準導引武器打擊實體設施、網攻癱瘓控制系統、電磁脈衝武器干擾電子設備等。文章也提及,可由特戰部隊進行目標破壞,甚至製造「類自然災害」,如人為山崩損壞關鍵電纜等。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email protected],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OSZA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