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劍指歐洲 盧比歐下令限制「外國審查言論官員」入境美國

陳玟穎 2025年05月29日 12:43:00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8日宣布新簽證限制政策,針對「參與審查美國人言論」的外國人士實施簽證禁令。圖為盧比歐5月21日在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8日宣布新簽證限制政策,針對「參與審查美國人言論」的外國人士實施簽證禁令。圖為盧比歐5月21日在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聽證會上發表演說。(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28日宣布新簽證限制政策,針對「參與審查美國人言論」的外國人士實施簽證禁令。他還暗示,這項新政策可能鎖定「監管美國科技公司」的外國官員。

 

路透社報導,盧比歐(Marco Rubio)在一份聲明中表示,該政策將針對那些審查美國境內合法言論的外國人士。盧比歐說,外國官員對美國境內發布的社群貼文,發布或威脅發布逮捕令是無法接受的行為。「同樣令人無法接受的是,外國官員要求美國科技平台採用全球內容審查政策,或進行超出其職權範圍,甚至延伸到美國境內的審查行為。」

 

他表示,一些外國官員「在沒有權力的情況下,就對美國科技公司、美國公民和居民採取了公然審查的行動。」但盧比歐並未點名任何具體的案例。

 

盧比歐28日在社群平台X貼文指出,「長期以來,美國人因行使言論自由權而遭到外國當局罰款、騷擾甚至起訴」。盧比歐是在與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於華府會面前,發布這項新簽證禁令聲明。由於川普日前威脅要對歐洲商品徵收50%關稅,歐盟一直試圖與華府達成貿易協議。

 

 

美國社群媒體公司,如Facebook和 Instagram的母公司Meta,曾表示歐盟的內容審查法《數位服務法案》(Digital Services Act)對他們的平台而言,等同於言論審查。由川普任命的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ederal Communications Commission,FCC)主席也在今年3月警告,歐盟的這部法案過度限制了言論自由。

 

Meta於今年1月宣布,終止在美國執行事實查核計畫,轉為推出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s)功能,讓用戶參與內容的補充與審核,以此處理爭議性貼文。但該公司在其他地區,包括歐洲與拉丁美洲,仍持續進行事實查核。

 

歐盟監管機構則對由川普盟友馬斯克(Elon Musk)所擁有的X發出初步認定,指出同樣使用社群筆記機制來處理內容的X,違反了歐盟的內容審查規定。

 

歐盟官員為《數位服務法案》辯護,表示該法旨在讓網路環境更安全、更公平,並要求科技巨頭加強打擊非法內容,包括仇恨言論與兒童性虐待相關資訊。歐洲委員會的一位發言人表示,執行委員們已知悉盧比歐的這項宣布,但這項聲明「看起來比較是籠統性的」。

 

川普政府官員屢次批評歐洲搞言論審查,稱羅馬尼亞、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常以打擊假訊息當藉口,壓制右翼政客的聲音,尤其是那些批評移民政策的言論。

 

盧比歐在4月關掉了國務院的一個打擊假訊息單位,他批評這個單位根本是在從事言論審查,浪費美國納稅人的錢。他於28日在社群媒體上表示,「無論是在拉丁美洲、歐洲,還是其他地方,那些試圖破壞美國人權利的人,從今以後不再對此坐視不管。」

 

一名國務院官員告訴路透社,國務院的民主、人權和勞工事務局(Bureau of Democracy, Human Rights, and Labor)官員本周正分別造訪歐盟成員國法國與愛爾蘭,向當地政府施壓,要求重視言論自由議題。

 

該局資深顧問山森(Samuel Samson)日前撰寫的一篇專欄文章中,指控英國與德國審查網路言論,並批評歐盟《數位服務法案》被用來壓制異議聲音,還引用英國監禁2名反墮胎行動者的案例作為例證。他寫道,「歐洲不僅未能強化民主原則,反而淪為數位審查、大規模移民、限制宗教自由,以及侵犯民主自治的溫床。」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OSZAR »